得居APP
得居海外房产网APP二维码
得居APP
让您全球都有家
小程序
得居海外买房-微信小程序
得居丨海外新房二手房
关注得居小程序
实时房源随时查看
公众号
得居微信公众号二维码
得居官方微信订阅号
关注得居公众号
获取房产最新资讯
海外房产交流群
海外房产交流群
扫码入群
实时获取海外房产动态

国家中心城市首现松绑限售!拼命抢人,却单打独斗,能保住中部“一哥”的位置吗?

2020-01-141163次阅读

武汉近两年的势头一直很猛,基本可以说站稳了中部的C位。

但北有郑州,南有长沙。随着西边的成都、重庆崛起,东边的杭州、苏州、南京等城市的高歌猛进,武汉在“新一线城市”中的存在感,被削弱了不少。


刚刚,国家出台成渝城市群的战略部署,“双城记”风头大盛。


全国排名Top10的城市中,京津协作,沪苏杭携手,广深拆墙,成渝抱团,只剩下大武汉,哪里也靠不上,自己单打独斗。


坐拥89所高校、95家科研院所,在校大学生超过130万,却纷纷“孔雀东南飞”,大学生留存率低得可怜。


眼看着郑州、西安开始抢人,武汉也赶紧出手,推出一轮又一轮“大学生留汉工程”。


现在,2020刚刚开年,武汉又出重磅新闻,长江新城的二手房限售取消了!


这个定位为长江沿线第二个“浦东”的新城,突然宣布,不再执行限售政策。


焦虑感满满的武汉,能保住中部“一哥”的地位吗?



作为教育重镇,武汉在校大学生数量仅次于北京,大学生留存率却低得吓人,“孔雀”都飞走了。


同为教育大省的广东和浙江,毕业生留在本省的比例达8成以上,而武汉同比却5成不到。


排名最靠前的武大和华科,2019年学生留汉的比例均仅在20%出头。


国家中心城市首现松绑限售!拼命抢人,却单打独斗,能保住中部“一哥”的位置吗? - 得居房产资讯

图源DT财经


这背后的问题,是武汉的产业结构单一,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。


武汉第二产业比重较大,集中在工业,且以国企为主,民营经济弱,缺乏好的就业机会。


武汉的房价收入比也成了人才引进的一大阻碍。由于中高端产业少,第三产业的工资水平也并不太高,格外被动。


近几年,武汉城市更新速度加大,老城区改造以及新城建设导致房价快速上涨。


工资水平的增长赶不上房价的上涨。人才不可避免地流向一线城市。


在全国各大城市争相“抢人”的近两年,武汉也不甘示弱,为留住人才焦虑地发力。


一轮又一轮“大学生留汉工程”可谓诚意满满。


全面放开大学生落户门槛、喊出“大学生买房打八折”的口号、在读期间就可缴存住房公积金、出台毕业生最低年薪指导标准……


最终的目标是,争取在5年之内将100万大学生留在武汉。


3年来,留汉大学生数量逐年攀升,2017年达30万,2018年40.6万人,2019年1-10月已有30多万人。武汉提前两年完成了目标。


不仅抢人才,武汉还拼命抢企业。


2017年4月,武汉成立全国首个“招才局”,开始瞄准校友经济。背后诉求,是争取互联网的“第二总部”,扩大就业机会,


既然人才留不住,那就借力校友招商。武汉拥有大部分二线城市难以比拟的校友资源,在争夺企业方面拥有一定话语权。


雷军、张小龙、陈东升、孙宏斌等商界大佬,都先后多次到访武汉或在汉有大布局。近些年最典型案例,便是小米第二总部落户武汉。


这些举措,帮助武汉实现了阶段性目标,但是否可持续?




从经济发展基本面来看,大武汉还是很强的。


2018年,武汉GDP接近15000亿元,位列第九。去年前三季度,GDP增长率达7.8%,在全国排名前列。


相较东北振兴的乏力,作为老工业基地的武汉已经脱离衰退的泥潭,重新焕发出新的力量,再度显示出“东部芝加哥”的大武汉气度。


在中部六大省会中,唯有武汉被赋予副省级城市地位,行政级别高,省内虹吸效应也很强,省会首位度排名全国第四,中部第一。


有人说,武汉是中国逐步走向后工业化时代后,最具有“东亚模式”气质的城市。但“东亚模式”其实也是把双刃剑。


这种工业化战略,主要依赖于“强政府”的推动。


优势是追赶速度快,可实现跨越式发展。不足之处是经济活力容易陷入僵化,比不上深圳、杭州。


从上世纪的“中国钢城”到现在的“中国车都”,武汉都是中国工业版图上浓墨重彩的一笔。这背后都有行政力量的重要作用。


权力深刻塑造了武汉的城市性格,也定调了武汉的发展轨迹。


同时,它还造就了武汉“国强民弱”的经济结构。武汉前15强企业里,国有企业就占了80%;民营企业500强,武汉籍企业寥寥无几。


这也为武汉的发展障碍埋下了伏笔。



在新一轮城市大洗牌格局下,武汉中部“一哥”的位置,似乎坐得不是太稳。


它今生最大的对手,是郑州。这几年来,郑州大步赶超,不容小觑。


在中部崛起的大戏中,长沙不是国家中心城市,得到的政策红利有限;合肥的体量只有武汉一半,赶上还需要很长时间。太原、南昌就更不用说了。


郑州不一样。


在国家战略意图中,武汉无疑是中部崛起的龙头。但是,郑州是黄河流域腹地崛起的最大变数、华北腹地崛起的龙头,一带一路的大陆中心,战略重要性几乎可以与武汉抗衡。


同在中部地区,同样作为省会城市,无论是交通枢纽地位还是政策优势,双方都不相上下。


两地四通八达,都是拥有米字型铁路网的枢纽型城市,四通八达。郑州率先拿下了国家级航空港区建设,机场货物吞吐量一下子跃居中部首位。武汉也不甘示弱,在航空货运建设上发力,开建鄂州顺丰机场,争夺中部货运枢纽。两座城市都对标美国“孟菲斯”,想要建设成为航空物流中心。

 

在国家中心城市的争夺中,这两座城市也是一前一后拿下桂冠。


国家中心城市首现松绑限售!拼命抢人,却单打独斗,能保住中部“一哥”的位置吗? - 得居房产资讯


但经济规模上,武汉守住了优势。尽管郑州市的GDP最近几年增长比较明显,但是武汉也没有落后,还拉大了两地之间GDP差距。从2013年的2486亿,扩大到2018年的4700多亿。郑州的经济总量,一直在武汉的7成左右。(勘误:下图郑州、武汉数据应调换过来。)


国家中心城市首现松绑限售!拼命抢人,却单打独斗,能保住中部“一哥”的位置吗? - 得居房产资讯


从首位度来看,武汉GDP占湖北省超过37%,而郑州则只占河南21%,差距更明显。


但是,郑州还握有三大“王牌”。


其一,河南省的人口。在国家城镇化战略之下,郑州未来的人口增长空间很大;郑州所在的河南省,总体经济实力要强于武汉所在的湖北省。


其二,郑州的民营经济占比,多年前就超过60%,是中部民营经济重镇,而武汉最近几年民营经济占比才超过50%,还是国企居多,经济活力尚未充分释放。


其三,以郑州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的实力,超过以武汉为核心的8+1城市圈。


武汉城市圈以武汉为核心,包括半径100公里内的7座城市,而中原经济区核心是以郑州为中心的河南省9座城市。


国家中心城市首现松绑限售!拼命抢人,却单打独斗,能保住中部“一哥”的位置吗? - 得居房产资讯


从整体实力上来看,中原经济区核心区要强于武汉城市圈。武汉之外的其它湖北各市,基本上存在感很弱,只是众星捧月。


面对郑州带领的中原城市群,武汉三镇颇有压力。



由于“大武汉”太过于强势,一直以来,颇有点“强市弱省”的格局。


武汉持续不断地吸纳着全省的人口。


这也导致,新房市场的需求持续居高不下,武汉楼市的成交量连续8年位居全国各大城市前列。


未来,武汉的人口增长势头也丝毫不见减弱,因此楼市的总体需求也会持续保持旺盛。


目前武汉市常住人口1100万人,如果保守估计,未来10年要增加400万人。预计在2030年,武汉常住人口将达到1500-1800万人。


按人均住房面积35平方米计算,还需要1.4亿平方米的住宅来承载这么多新增人口。


2019年10月,世界级的军运会在汉举办,也加速了城市更新——“武汉,每天不一样”。


武汉“军运会”总投资1448亿元,推进汉江大道快速路、黄家湖大道等44个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建设。


武汉四环通车、地铁提前通车、河道湖泊整治、老旧小区的提升……就连修了十几年的江北快速路也都通车了。


目前,全市房价整体会处于平稳缓慢上涨的势头,但局部区域出现分化。2019年,东湖高新供销表现抢眼,楼市以高端盘、大户型为主的青山、武昌以及区域供应量大、竞争激烈的东西湖、新洲、汉南等地区,整体成交显乏力。


多数区域呈现量跌价涨的趋势,限价松动的范围和幅度加大,备案价上涨项目110个,占比54%。


曾经,武汉多次出现一二手房价格倒挂的现象,如今市场回归理性,二手房的成交周期,由2018年的29天上升到2019年的38天,价格倒挂的区域已经减少到7个。


但即便如此,2019年武汉二手房的成交量依然突破了10万套,占了新房成交量的50%以上。


长江新城放开限售的政策松绑,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出。



长江新城对武汉太重要了。


国家中心城市首现松绑限售!拼命抢人,却单打独斗,能保住中部“一哥”的位置吗? - 得居房产资讯


它和光谷一样,是武汉未来经济最重要的增长点,投资的热门之选。光谷价格连连看涨,依然保持热销。


在“两江交汇、三镇鼎立”的城市格局只上,长江新城给武汉提供了新的想象空间——一座具有国际影响的城市新区,展示城市形象。


它是武汉致力打造的亮丽“第四镇”。其光芒甚至一度压过了光谷。


根据规划,长江新城被寄希望于成为长江沿线第二个“浦东”。这里聚焦以节能环保、新能源为重点的“绿色经济”,以物联网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为重点的“智能经济”和以脑科学、基因工程、医疗健康为重点的“生命经济”。


长江新城与光谷遥相呼应,都是武汉的科技重镇。后者已经形成了五大战略性支柱产业,光电子信息、生物医药、高端装备制造、新能源与节能环保、现代服务业等,都跨入了千亿规模。


在避免内耗和同质化竞争的基础上,长江新城的未来有着广阔的空间。


武汉,未来值得期待

房产资讯推荐

更多房产资讯 >

海外房产推荐

更多国外房源 >